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Peru - Cusco

IMG_2589


<菜畦阿>


一大早先來這兒的市場瞧瞧。外頭看來不怎麼體面的傳統市場有一整個街區大, 四周鬧哄哄的, 找不著停車位, 我們只好下車快速步行到市場入口處。沒想到裡頭清清爽爽頗有規模, 中間的攤位井然有序, 兩旁則是稍有規模的店家, 地上一片果皮垃圾也沒有, 。Pavel 像回到童年的遊樂場似的帶領我們東走西逛, 跟店家熟絡地到處打招呼, 這裡五花八門甚麼都有, 青菜水果, 現宰豬雞, 生猛海鮮, 核桃堅果, 咖啡蛋糕, 祭祀用品, 鮮花盆栽, 鍋碗條盆, 鐵打藥膏, 令人目不暇給。


只是這回我們神色鎮定, 老神在在, 因為這市場有種"氣味"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 沒錯! 這兒跟台灣的傳統市場像極了, 我們也好像回到家了的自在!


IMG_2574


突然白茫茫的蒸汽從大爐子裡不段冒出來, 那頭的老闆煮得揮汗如雨, 這頭的老饕也吃得汗水淋漓。原來這個市場和台灣的一樣, 生熟食兼具, 這熱雞湯麵的香味一飄來, 讓幾天早上只吃優格乳酪的我們垂涎欲滴。原來祕魯人跟台灣人一樣, 一大早就想喝個熱的暖暖胃。看著我們目不轉睛, Pavel 只想快點把我們帶離現場, "別吃別吃一會兒拉肚子"。我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走開了, 但心裡還是覺得我這台灣人的鐵胃一定消化得了你們祕魯的雞湯麵呀!


然後看到了羊頭骨燉湯和草尼馬肉乾, 頓時又胃口全失。


IMG_2573


祕魯的玉米真的很有意思, 奇形怪狀五花八門什麼顏色都有, 我東照照西摸摸, 像小朋友走進糖果店一樣興奮, 。除了整條的玉米外, 旁邊還有麻布袋裝著的玉米粒, 秤重賣的, 大的宛若十元硬幣, 小的如同嬰兒的牙齒。Pavel 在旁解釋 "每種玉米吃法不同, 有的直接食用, 有的被磨成玉米粉後再加工。" 我回想起在 Wayra Hotel 的烤玉米, 香Q帶勁口齒留香又不塞牙! 在 Sonesta Posadas Del incca Miraflores 飯店吃的下酒小菜炸玉米粒, 酥脆爽口, 比可樂果蠶豆酥更香脆夠味! 只要是好的食材,再怎麼簡單的煮法都令人回味無窮!




<Seqsayhuaman>


IMG_2610


此廣場為印加人最後大戰西班牙人的戰場,橫屍遍野成為禿鷹獵食最好的地方, Seqsayhuaman "滿足的禿鷹" 這個詭異的地名由此而來。三層的石牆在我們右手邊向太陽的方向延展開來, 左手邊是一片廣闊的草原。石牆為何呈現鋸齒狀呢? 是象徵豹的牙齒, 防止地震崩塌, 或造成回音如今已不得而知。


IMG_2614


然而這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宗教聖地。夏至十分, 印加國王和祭司召集著被降伏村落的貴族和傳教者, 六萬人的儀式在這曠野上舉行。國王站在石牆正對面的山丘上, 像太陽大喊著 "給我們更長的白晝, 更短的黑夜吧!" 然後用手指彈玉米酒至台下的貴賓, 狂歡的舞會即開始。


IMG_2629


其實哪有甚麼天神的回應呢? 只是聰明的印加人早就觀星象而得知夏至之後, 南半球的白晝將持續增長黑夜縮短於是有利農耕。掌握著知識, 神話自己而愚弄無知的百姓們, 這招到現在還見多國政府利用著。


(以上資訊來自導遊 Pavel, 有誤恕不負責)


<Cathedral>


IMG_2691


就是這個教堂, 有著餐桌上擺著天竺鼠肉和玉米啤酒的 "最後的晚餐"。


想用宗教感化印加後裔的西班牙人, 從歐洲運來大批的石匠畫匠來祕魯建立教堂, 並訓練祕魯當地手藝出色的工藝家。可愛的祕魯藝術家們在這個教堂中遺留了很多印加足跡, 除了著名的最後的晚餐外, 還有體態似大地之母的聖母瑪麗亞, 載著草尼馬的諾亞方舟, 和呈現深咖啡膚色的耶穌。無法在畫作上簽名? 沒關係, 印加畫家將自己的臉就畫在耶穌上了。當地人民的信仰和文化以這麼多令人讚嘆的小細節保存下來, 連一向覺得教堂千篇一律的我都提起興致流連忘返。








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Peru - 馬丘比丘(下)

IMG_2285    
來這前我們頻問 Pavel 要怎麼穿, Pavel 像台灣政府官員般閃閃躲躲不肯給我們正面回應。


"有可能出太陽,也可能下雨"。
"雨會很大嗎?"
"這很難說阿....亞馬遜的天氣,很難預測的。”


總之馬丘比丘雨季時分天氣變化多端,連導遊都敬畏三分不敢鐵口直斷。我們只好著洋蔥式穿衣法帶著雨衣雨傘同行。白天還因豔陽高照而暗自竊喜,下午卻烏雲密佈開始下起毛毛雨,頓時心裡也一片愁雲慘霧。不過整個馬丘比丘倒是被遍地盛開的雨傘雨衣點綴著花花綠綠, 格外熱鬧活潑, 只是古老優雅的氣味立失三分。


這樣明天還要不要爬華那比丘呀? 在旅館的我反覆掙扎著。華那比丘一天只開放四百人, 兩個時段, 早上八點或十點入山, 我們的入山票已拖旅行社備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華那比丘不難爬, 兩個小時便可供頂, 只是天候不佳即便供頂也可能雲霧一片毫無風景, 而且把老媽一人丟在山下三個小時也覺得愧疚。但無法親自爬上馬丘比丘已有些遺憾,怎能再錯過華那比丘?這幾年不知為什麼總有想征服高山的慾望,就像小時候到百貨公司看到所有 Hello Kitty 的東西都想買, 現在則是想把征服的高山當做對自己的獎品一山一山蒐集起來。


和小山討論後, 我們把鬧鐘調到六點半, 準備明天先醒來看看天氣再說。


起床時發現老媽已醒著, 我不好意思得對老媽說還是想去山上看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爬。 結果小山還在床上賴著, 老媽倒是二話不說馬上起身準備。


清晨的馬丘比丘像是蒙上一層白紗的嬌羞少女, 遠方房舍模糊不清, 每根小草上載著得晶瑩露珠卻清晰可見。會在這時間出現的旅客都是要爬華那比丘的, 大伙兒步伐一致的朝同一個方向走去。途中又看見那幾隻亞馬, 有的還坐在那兒睡著, 有的已經起來吃草, 在這種地靈人傑的地方修身養性, 下輩子他們應該可以成仙了!


到了入山口, 沒有下雨, 只是霧濃。這時反倒換老媽猶豫了, 先是覺得入山口處的休息亭不夠乾淨, 又想著自己待在下面三個小時也是替我們擔心, 然後說服自己 “這個看起來好像不會很難爬!” 最後毅然決然和我們一起入山。我對老媽的體力是有信心的, 她可是每天上著芝山岩餵流浪狗呢!只有小山滿臉愁容, 心想這對母女還真是不是普通的愛硬撐!


怕老媽心臟吃不消, 我們盡量放慢腳步。攀爬的過程中大霧瀰漫, 只有腳下的台階和兩旁的小花小草清楚踏實。突然雲霧一散, 瞥見懸崕下的烏魯班巴河如巨莽般蜷曲盤據在山谷間, 突然想到昨天鎮上的藝廊裡看到的一幅畫, 其中老鷹, 猛豹, 蟒蛇三種動物出現在有馬丘比丘背景的畫面中。老鷹是天, 猛豹是山, 那蟒蛇象徵的一定是烏魯班巴河了。然而就這麼驚鴻一瞥, 大霧又如鬼魅般撲近, 我們再度將視線拉回到微溼的石板地和陡峭的台階。


隨著地勢越來越險峻, 應該快要到頂了。此時成片山壁擋在面前, 已無去路, 仰頭近九十度才能看到山頂, 右方一串陡峭的階梯想必能帶我們直達山壁的頂端吧?  細細碎碎的階梯約百來階, 一階的面積只容得下一雙腳, 一不小心採空後果不堪設想。我上去了, 有點懼高症的小山也上來了, 老媽二話不說也上來了!只是我們高興得太早, 還未到山頂, 走了幾條死路, 只有一個洞窟還沒試過, 三人側著身彎著腰像灌香腸一樣硬是擠入又擠出這個狹長的山洞, 終於, 我們來到了山頂!


山頂只能用一片慘白來形容, 馬丘比丘連個影都沒有。好多早些上來的遊客已在這等了兩個小時不忍返回, 就是期待雲霧散去可親眼目睹馬丘比丘的全貌。哎, 天空何其遼闊你們這些雲朵為何全都擠在這兒? 我忍不住在心中抱怨著, 和小山爬到最高的一個大石頭上拍了合照, 背景一片白, 在懸崖邊以山谷為背景拍了張獨照, 也一片白, 這樣的照片拿回去跟人家說我爬上華那比丘也沒人會相信!等到後來連照相的興致也沒了, 旁邊突然有些騷動, 雲層似乎在移動了, 就像有人吸了一口氣往山谷中間吹氣般, 雲層中間慢慢散出一個洞, 馬丘比丘從中間先探出個頭來, 不久整個身體都看到了, 在華那比丘上殷殷期盼許久的我們忍不住鼓掌叫好, 想必在馬丘比丘上的人也因突然顯現的藍天而雀躍。


這樣的好光景維持不到一分鐘, 一會兒雲層又像綿羊般聚集起來, 馬丘比丘終於消失在視線中。我不貪心, 能夠從這樣的高度眺望馬丘比丘, 即使只有一分鐘也心滿意足了!當時相機正在小山手中, 我接過相機檢視著剛剛的照片, 赫然發現其中一張老媽正伸手矯健宛若蜘蛛人般的攀在大石頭上, 爭相目睹馬丘比丘的鏡頭, 這讓我笑了老半天。下山時心情輕鬆多了, 途中好多人看到老媽都露出驚訝的眼光, 一定想說連老媽都爬上去了, 我們這些幼齒的也得加油才行。


在出關時得簽名以示安全歸來, 老媽的年齡在一排二三十的數字中最顯突出, 媽!我真是以妳為榮!而整路苦瓜臉的小山也露出難得的笑容, 大概覺得把這對固執的母女平安帶回終於如釋重負吧!


中午, 我們在 Pavel 最喜歡的地方野餐。這裡是與華那比丘搖搖相對的梯田。原來Pavel對在這裡幾次  ”夢醒時分“ 的神祕經驗難以忘懷。


“有時候下午很累來這裡休息, 人比較少, 山谷的風吹得舒舒服服的, 很快就睡著了, 最期待的是眼睛睜開的那一煞那 ---” 他說。


只講到這裡, 我已對在山谷間睡去和醒來這兩件事無限嚮往, 想像枕著柔軟的草地, 醒來即見寬廣的天, 轉個身右側的古城矇矇矓矓在眼裡成型, 再轉個身, 山谷中迴盪著得淙淙流水聲如天籟般傳入耳底, 這種醒法豈是天天有。不知不覺我的思緒又陷入之前騎腳踏車野外露營的日子。


就在我一會兒居心揣摩一會兒遙想當年時, 小山居然睡著了。大概是白天被我們母女兩搞得神經緊繃, 現在睡得可香可甜了。穿著紅外套在綠色山谷中打盹顯得特別醒目, 但不論身旁多少旅客經過都吵不醒他。俗語說能吃能睡就是福, ”能吃“是可以在我身上印證, "能睡” 則非江小山莫屬。


不忍叫醒他, 只慶幸我們三人中有他這個能睡的有福之人, 得以體會到在馬丘比丘夢醒時分的魔力時刻了。




IMG_2283
清晨的露珠圓潤宜人


IMG_2301 
華那比丘 回首來時路


IMG_2308 
陡峭直上的石階


IMG_2331 
登頂前得穿過的山洞


IMG_2363
華那比丘最高處


IMG_2368 
我身後的雲朵


IMG_2387 
母女爭相目睹曇花一現的馬丘比丘


IMG_2406


IMG_2397 
華那比丘上的月亮神殿


IMG_2428 
華那比丘上的大石, 左為石階, 右為峽谷


IMG_2431 
如蟒蛇般盤據山谷的烏魯班巴河


IMG_2433 
馬丘比丘和華那比丘的入山章!



IMG_2435
 
終於展露笑顏的小山


IMG_2436
我和引以為傲的老媽!


IMG_2495 
這樣也能睡!


 


IMG_2497 
仰山而睡的江小山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Peru - 馬丘比丘(上)

IMG_3239   


雖然從祕魯回來已整整三個月了,腦中的馬丘比丘可絲毫沒有傾塌的跡象,想念的時候,眼睛一閉,她總是完整的聳立在眼前,像第一次看到一樣完好如初,一石一草都令人驚心動魄。


從 Ollantabamba 搭乘的小火車舒適平穩,我們在 Pavel 英明的領導下選擇了左側的位置以飽覽烏魯班巴河岸美景。河水因挾帶大量砂石呈現土黃色,我想中國的黃河是否亦如此?"可以泛舟嗎?" Pavel 用不可思議的眼睛望著我並搖頭,這似乎是個很無知的問題。後來讀到三毛奔走在日光大道一書,書中描寫在祕魯乘坐小火車的危險經過,當時雨季造成河川暴漲,河水險些淹沒鐵軌,不但火車停駛,整車旅客都得下車逃命。我懂 Pavel 的意思了,他是說你還是別招惹我們的烏魯班巴河了。回想當時窗外還算溫順的河水,車內的娛樂和小點心,就這麼無憂無慮的來到了馬丘比丘了,我真幸運。


先是飛機,然後火車,終於到了最後一關, 小巴。別說火車不安全,小巴才真是讓人膽戰心驚。上山的泥土路小而窄,小巴一路巔波而上,會車時更讓人捏一把冷汗,雖然沿路的山形與雲海美得令人屏息,我對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十分焦慮,擔心著一不小心就連車翻落山谷屍骨無存。或許還是靠著雙腳一步一步朝聖更踏實些。未能親走馬丘比丘的四天朝聖步道,不免有點遺憾,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再踏上這塊土地,也不知那時是否還有這樣的壯志和體力完成這項壯舉了。


爾後我們蓄勢待發準備揭開馬丘比丘的神祕面紗。


是一種如夢似幻的超現實,她太完整了,彷彿來到了電影劇組搭設出來的史詩鉅作拍攝現場,旁邊還有數十台乾冰機製造氣氛,雲霧繚繞若隱若現,幾隻亞馬悠閒的穿梭其中,有的在步道間行進,有的在吃草,褐黑色身軀彷彿守候這片石牆家園幾百年,從未離開過。若不是穿著牛仔褲拿著相機的觀光客,馬丘比丘好像昨天才被發現,尚未甦醒。


Pavel 在一旁看到我們景仰贊歎的眼神,似乎感到十分驕傲與欣慰, “我來這裡不下上百次, 每每透過你們的眼神, 好像又重新認識了她。" 趁著整片山頭被旅客大肆進攻前,Pavel 帶著我們以朝聖者的路線參觀,我們輕輕的從時光的這頭, 跨入這座歷史悠遠的城。


頓時身旁圍繞鐵灰色古老石牆。Pavel 叫我們轉身,"喀擦" ! 原來從身後的石門入口處望去,那小小的山是華那比丘, 導遊當久了, 連拍照取景也得心應手!"神殿", "朝聖" 這字眼聽多了,總覺得馬丘比丘就像耶路撒冷是個宗教聖地。Pavel 糾正我們的觀念, "印加人在這裡農作,祭祀,生活, 這裡不只是印加人朝奉的聖地, 而是一個全方位的村落。" 只是幾百年來,那未被塵世干擾的一石一草,都像長出了自己的靈魂默默守護著這塊土地著, 才使這裡瀰漫著股神奇的宗教氛圍吧。踏著石板路我們逐漸靠近太陽神殿。


馬丘比丘是看各路導遊大展身手的舞台,突然傳來帶有濃厚西班牙腔的英文,一位頭髮斑白帶著黑色墨鏡的老導遊正口沫橫飛地講解太陽神殿的構造,講不夠還比手畫腳,恨不得演給你看! 我跟老媽在一旁竊笑,好啦! 人家可是帶了三十幾人的大團,說話聲音比較大也難怪。Pavel 視若無睹地帶我們穿過人牆到角落,偷偷獻出寶貝, "看我的照片!"。


拿著這兩張照片俯瞰太陽神殿,照片中的神殿和我們現在看到的角度一模一樣,不同的是光影的變化。一張日光從神殿左邊窗戶射入,一張日光從右方的窗戶射入。當時的印加人已能從日光照射的軌跡領略四季的變化,進而將天象和農業結合,預測播種收割的最佳時節。而這兩張照片代表著 Pavel 曾在某年的夏至和冬至,在太陽升起的時刻站在此地,捕捉那珍貴的第一道曙光光射入神殿的剎那。能親自印證祖先的智慧何其可貴,光是這兩張照片我覺得就值得頒給 Pavel 一個馬丘比丘最佳導遊獎!


站在山頂望著城,古老的印加社會其實樸實得很簡單,小小的石房依照階級劃分著,國王住的, 祭司住的, 貴族住的, 平民住的,井然有序的排開。國王的房子最大並附私人廁所,為現代小套房是也。祭司的第二大,緊守著太陽神殿,誰進去都得先知會他。貧民的房子最小,一間約兩坪,一張草蓆一個石桌就差不多了,不過每個房子都有扇窗可遠挑四周的群山,我想這也是古代簡陋生活中的一點小小奢侈。視線的最左邊是小小的穀倉, 再往山坡下去就是一層層的梯田,以為只有那五六階,注意一看,才發現躲在樹林下的梯田更延伸至視野之外。


"當初就靠整片的樹林當掩護,馬丘比丘才得以逃過了西班牙人的摧殘存留下來!" Pavel 說, 我們點點頭。書上說西班牙人從未想來這裡, 大概沒想到印加人為什麼會在深山裡蓋這樣的一座城吧。


突然想到那位找到馬丘比丘的耶魯教授,當初到底是怎麼找到這藏在一大片森林下的石城? 找到的時候又是甚麼樣的心情? 聽說來祕魯考古的他, 遍尋另外一座古蹟不成,誤打誤撞找到這裡,還硬說馬丘比丘就是他原本要找的古蹟,幾年之後被人推翻時真是糗大了, 不知他在考古界的名譽有沒有掃地, 但是他的畫像還好好的掛在馬丘比丘入口處的自助餐廳裡。


馬丘比丘好端端的在這裡幾百年,被吵醒後還被無辜的捲入這場無聊的鬧劇,情何以堪,應該想翻個身再睡個幾百年, 你們通通別來吵我!只是別說沉睡了,今後她的面貌將在網路上一覽無遺的公諸世人。Pavel 說計畫已經在進行, 馬丘比丘的每一塊石頭, 每一個角度都將被拍下來, 以後在 Google Map 上就可以 360 度的遊覽馬丘比丘了。


這七隻亞馬是否也會悠然在 Google Map 上漫步呢?


(待續)


IMG_2533
回程時波濤滾滾的烏魯班巴河


IMG_2093
看到門內的華那比丘嗎?


IMG_2115


IMG_2096
太陽神殿


IMG_2095 
Pavel 的珍貴照片


IMG_2134
馬丘比丘的右半邊  


IMG_2158
這是左半邊


IMG_2174 
亞馬不怕人得悠閒吃草


IMG_2177 
兩隻亞馬!(右邊那隻很乖常幫我們背重物!)


IMG_2201 


IMG_2212 
你的脖子好 flexible!


IMG_2230 
仙境!


IMG_2450 
雲霧繚繞


IMG_2502 


遠方的華那比丘終於探出頭來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Peru - Maras 的鹽田

IMG_1795 
旅行的迷人之處, 在於明天不知道會發生甚麼新鮮事。


大一暑假來美加西岸,遠離塵囂一天八小時的騎著腳踏車,當日子一天天過去,時間單位越來越沒意義,沒人問現在幾點,也想不起今天星期幾,每天發生的事件代替了日期和時間,"碰到黑熊的早上", "在麥當勞洗頭的那天"或是"被灑水器吵醒的夜晚", 常想如果不只有在旅行而是每天都有這種感覺多好?


從鹽田開向 Maras 的途中, 老媽再也忍不住窗外青青草園的呼喊,嚷著下車拍照。智者樂山,仁者樂海,我說不仁不智的話就樂大草原吧!你不覺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種特別的魔力,總能抓出躲藏在你身體裡的小朋友讓你忘卻煩腦嗎?一下車我們就忍不住奔向草地中間一次又一次的跳, 每次雙腳著地就會聽到老媽一連串的笑聲,屢試不爽,我覺得老媽好可愛,跳一跳就這麼開心,原來年紀越大碰到草原越是能返普歸真!


小山說他老爸來這裡一定會吵著要躺在舒服的草地上,從坡頂上慢慢滾下來,這又是另一位可愛小朋友的表現了。


上車沒多久,Pavel 請司機大哥停車,遠方似乎走來一縱隊,是祭祀或耕作的隊伍嗎? 當濛濛沙塵逐漸散開,我眼睛一亮,這是布萊梅的大樂隊!好啦我誇張了,這裡沒有貓,狗, 雞,可是有好幾十隻的驢子,棉羊,小豬, 乳牛昂首闊步得從車旁走過,大家不疾不徐保持間距,步伐一致的向前走。我無助得猛按快門,只是再多相片也無法滿足我的心情,因為在台北土生土長的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動物一起野外行進,簡直樂翻了!隊伍一過車子繼續前駛,我開玩笑得跟 Pavel 說沒料到今天會碰上這麼多動物, 太滿足了,今兒可收工回旅館了,然後轉頭跟老媽討論找時間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沒想到語未畢車又停住了,前面又來一群!


Pavel 對 Maras 再熟悉不過,爺爺曾是這裡小學的校長且爸媽是老師,當時在鎮上想必也是有名望的人物。曾幾何時因鹽田富裕的 Maras,在大環境的變遷下已殘破不堪。"大家都搬走了"Pavel 說,包括他們全家人,曾經有著一家人美好回憶的西班牙宅院現在是一幢廢墟。我們走了一小段路,鎮上空蕩蕩的,像久沒人坐的椅子,從頭到腳都蒙了一層灰。只有門樑上依稀可辨的豹頭和老鷹雕飾,才證明那段光輝的歲月。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隨手可得甚至被警告不要吃太多的鹽,何以造就一個城市的興衰?鹽之於人就像石油之於車,是維持身體所需的必要能源,Pavel 說拉丁文的薪水 (Salario) 由鹽 (sal) 演變而來,突顯鹽的重要性。而在運輸尚未發達的印加帝國和殖民時代,海鹽得來不易,神聖峽谷的鹽田就像九份金瓜石的金礦或是德州的油田一樣值錢,吸引無數掏客開採。然而隨著運輸科技日益發達, Maras 的鹽田就在經濟市場需求下被海鹽和化學鹽取代。現在的鹽田其實還是有在運作的,採認養耕作制,鹽農可以認養任何空的鹽田,收成的鹽多半則自己使用。


走在山間的鹽田小道別有風味,右逢高山左逢懸崖,回頭是無盡的峽谷,懼高症者不宜。雖逢濕季非收割期,四方形的鹽田邊仍有被蒸發白色結晶,小山彎下腰舔了一口,"很鹹"他說。見多識廣的老媽這時忍不住又搬出 "沒看過大蟒蛇大便"(註一)這台詞,說她去土耳其的時候看的棉堡多麼壯觀多麼漂亮,言下之意這個鹽田真的沒甚麼了不起。這招我媽在夏威夷旅行時用過,我聽得好氣又好笑。


稀薄的鹽無法在艷陽天下顯現雪白的美。但在我們眼前的景色,是幾千年的地層變動使飽含鹽份的土地由海中隆起,又是多少鹽農勞力挖掘的渠道讓山泉水注入,又多少個艷陽天的照射讓鹽田的邊上泛了圈白?她在我的心中還是留下一個獨一無二的位置。


在旅行中無數的景致或許平凡, 但我總懷著感激的心, 感謝當下她呈現給我的面貌, 和在我一旁一同經歷的人。 買了兩包鹽,回去加菜時好想起 Maras 的美景, 和我們三個在田間穿梭的身影。


(註一) 台語發音,意思:這誰沒看過!


 


IMG_1788 
一定要下車照一張的老媽!


IMG_1802 
就這麼不疾不徐得從車窗旁經過


IMG_1805
母羊帶著小羊 


IMG_1809 
驢子伴驢子


IMG_1816
步伐一致的向前走!


IMG_1741 
一月的淡淡乳褐色鹽田


IMG_1757 
邊上才沾有一點白


IMG_1759
漂亮的天然結晶


IMG_1771 


IMG_1777 


IMG_1821 
空蕩的 Maras


IMG_1823 
可愛的印加小女孩


IMG_1827 
象徵勝利的 PUMA 門飾